痛苦的中国人 有感

引用

首先我买下这本书是因为书名,但是整本书里只有一页讲到中国人,或者另外多两个地方,与其说是称谓,不如说是隐喻。看完之后我觉得如果我想写一本讲痛苦的中国人的书我也会选择痛苦的塞尔维亚人作为书名。“为了真实,转换方式“。 其次买这本书也是因为作者彼得·汉德克,我不熟悉这个名字但是《骂观众》很火很时髦过。果然是很有争议的作家,南欧愤青,斯洛文尼亚血统,同情塞尔维亚。在公媒体自媒体两边倒盛行的当下,是很有价值的“不同的声音”。出生于奥地利,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斯洛文尼亚人,他是没有祖国的,深爱着没人爱的地方。也可能因此他才有对国家的执念,是祖祖辈辈在同一个国家生活的人不大会经常考虑的问题。

全书大致两部分,《痛苦的中国人》很有诗意的发散着,读者很努力的尝试理解,想要抓住这些四处飘散的碎片,很痛苦,最后还是决定随波逐流,无可奈何。关于这部分我只想说,不明白,但是很有诗意。

第二部分是几篇塞尔维亚的游记,写于三年波黑战争刚结束的时候,而我正好是在乌俄战争进入第三周的时候开始看的,就仿佛在目睹未来战争废墟中难民生活的影子。

“必须考虑的是:我们是否可以书写和阅读历史?特别是关于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历史。” 《圣西门回忆录》圣西门(1675-1755) 对处于战争漩涡中心的人来说,到处都是新来的,指手画脚的观察者。本来处于世人的盲区突然来到聚光灯下,于是人人都试图从一些网上的只言片语高度概括中了解事情“众所周知”的来龙去脉。而实际情况是,人们一无所知。 “什么是众所周知呢?历史渊源也众所周知吗?有没有一个人,一个机构研究这个历史渊源,不是关注那段骇人的灾难,而是意在某此别的东西?谁愿意理解呢?有人愿意理解吗?” 就像这三周之前我有多不了解乌克兰,看这本书之前我就有多不了解塞尔维亚。区别是三周之后我以为我了解乌克兰了,但是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我更不了解塞尔维亚了,于是也更不了解乌克兰。这就是作者的成功之处。像典型的亚洲人,我们以为的欧洲就是巴黎伦敦。但每个人眼里的欧洲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身处欧洲的人。有人看到罗马,有人看到阿尔卑斯山和多瑙河,有人看到拜占庭。作者看到的是南斯拉夫,一个过去式的现在进行时。 没有体验过国家分裂的人应该很难理解当地人的自嘲,国家解体的忧伤。用于吵架侮辱人的话包括“你家上新闻了”,你出生的国家不见了。我从小生活在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地方,移民后也是在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国家,设身处地的假想一下,当已经混居的各个民族之间的仇恨升级反目,先是相互屠杀,然后被北约轰炸,被维和部队进驻,各自分裂为国,问题并没有因此解决,反而更复杂了,就像现在的塞尔维亚人生活在别的民族的国家中一样尴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狭隘是没有退路的,对当地一个穆斯林女子或东正教男子来说,他们所认知的一切都是以一战,二战和波黑战争划分的。“从前,有一个国家。” 这是作者心目中的童话,当你身处新诞生的两国交界的边境检查站,国境线反而变得很模糊。被制裁禁运而更加贫困萧条的当地人,都有国境线另一边的亲人,对任何来访陌生人的天然的敌意,这些自以为是,虚伪傲慢的,仍保有他们出生国国籍的观察者们。 书中有一幕足球赛场的场面描写很像当今世界的缩影,这是两支知名球队的比赛,贝尔格莱德红星或萨格勒布迪纳摩队,但是赛场被观众席飘来的一系列助威的烟雾弹弥漫着,有毒绿色,有硫磺色,也有亮蓝色。“弥漫的烟雾不仅笼罩在球迷上方,而且也淹没了绿茵场上的球员,以至于这场比赛在很长时间内丝毫看不清传球的路线,只看到身着球衣的人影在烟雾中奔跑。”

转自        shi🌪